家务事,不只是家长的事,这些更应该是孩子的事!
发布人:
发布日期:
2019/10/16
阅读次数:
在生活中,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,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,想去哪儿玩就去哪玩,不舍得让孩子吃苦。
对于生活中的家务事,大多数家长也都是自己全部包办,不舍得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。

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,但这种爱却有点进入了误区:太爱孩子,不舍得让孩子干一点儿脏活累活,总是事无巨细地为他们包办一切。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: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,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。

其实,做家务,是孩子学会独立自主,锻炼生活能力的重要且容易上手的最好机会。
父母的一手包办,不让孩子参与,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尝试或锻炼的机会。
做家务,看似一件小事,但对于孩子来说,对孩子动手能力、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培养孩子从小做家务好处很多:
1、让孩子更有自信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靠一些事物来获得信心和成就感。而做家务,则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获得成就感最简单的方式。
家长不要担心孩子碗洗不干净,地扫不干净,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,放手让孩子做,不管孩子完成得怎么样,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,大不了自己返工。

2、让孩子更有责任心
让孩子参与做家务,让他们知道这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,让他们去体会父母的不容易,学会去付出。他们只有付出了,才能够学会珍惜家人的劳动,才能逐渐地培养起责任感。
有了这种责任感,才会把这些事当做是自己的事,做起来更用心,也更有助于做好。通过不断的锻炼,培养起来的责任感,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。
3、让孩子更独立
让孩子做家务,孩子会做家务,能做家务,即使父母不在家,孩子自己也能做饭吃。
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做家务上不断提高,不再过度依赖家长,更能适应社会生活节奏。
想让孩子做好家务,你可以这样做:
01、家务计划表
父母可以做一份简单的家务计划表,有哪些事情需要做,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?想做些什么?
02、从分内小事开始
让孩子从自己份内小事开始,如: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、放好;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;把脏衣服放进桶里;把吃过的水果、零食垃圾放进垃圾桶等。

03、参与到家庭生活事来
在孩子做好了自己分内小事后,可以试着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小事来,比如:
洗菜:让孩子一起参与,从择菜到洗菜,让孩子知道饭桌上的饭菜是经过这些步骤才来的,从家务中让孩子获得学习和成长。
煮饭:从量米、到洗米,到煮饭,让孩子一起参与,告诉孩子根据多少人舀多少米,让孩子养成规划和节约的意识。

扫地、擦桌子:让孩子尝试着去做简单的扫地、擦桌子的家务事,教孩子如何做,才能将地板、桌子清理干净。
晒、收、叠衣服:晒衣服时可以让孩子拿衣架,帮妈妈晾衣服;叠衣服,由小到大依次叠放好等。
除了上面这些简单的家务事,也还有其他许多适合孩子锻炼学习的事情。
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,选择力所能力的家务活,难度不能太大,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的情绪。

孩子因为年纪小,很多都不会,即使做的不好,也要给予他赞美和鼓励,让孩子知道,他做的每件“小事”你都看到了。
此外,夫妻俩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,让孩子有正确认识,“家”是属于每个人的,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,需要每一个人去做。
从小就锻炼干家务的孩子,社会和环境适应能力相对强,往往比不会干家务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顾自己和别人。
注: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文章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。
推荐阅读:
为您推荐